1. 警钟长鸣——违规补课不应该,做好本职是正业
沭阳县华冲中学高中部教师李某违规补课问题。2018年2月至3月,李某在沭阳某学校跟岗学习期间,组织本班17名学生,在某小区一车库内补课,收取其中10名学生补课费合计15000元。目前费用已退给学生家长。李某作为一名教师,组织、参与有偿家教活动,其行为违反了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《宿迁市教育系统十条禁令》等规定,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。2018年6月,李某受到警告处分。
2.他山之石——连家属都管不好,何以服人治事?(节选)
党员领导干部家风问题,明确写进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,意味不同寻常。这是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教训,是党的制度建设一大创新,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切实之举。
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有云:“夫妇之际,人道之大伦也。礼之用,唯婚姻为兢兢。夫乐调而四时和,阴阳之变,万物之统也,可不慎欤?”
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家事家风,兹事体大。毛泽东、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都非常重视家风,也有许多语重心长的告诫。
联系到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的现实,人们也许会更深刻地体会到领袖们以身作则、谆谆告诫的良苦用心。这些年查处大案要案的一大特征,就是贪腐往往牵涉配偶子女。落马贪官中,有的默许配偶收礼敛财,有的给子女铺路、做“关联交易”,有的通过家人牵线搭桥、搞利益输送……这一切都与不良家风有直接关系。因为官员掌握着人财物等等公权力,不仅自身会被“围猎”,其配偶子女也往往会成为“糖衣炮弹”攻击的对象,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。
家风之首要是“三观”端正。必须明白,权力再大都是人民赋予,权力之用必须为老百姓服务,与任何个人私利,没有半分钱关系。有的官员把自己家当成衙门,把“签单权”视为私产,就是权令智昏;有的官员信奉“有权不用,过期作废”,不仅自己贪墨,还鼓动全家男女老少一块“捞好处”,必是大祸难逃。
家风之关键是“家长”表率。 “家长”不仅要对家人把道理讲清楚,更要身体力行,作出示范。不要家里人吃饭,让公家报销;不要与家人旅行,让公家结账;不要招标投标,把自己侄子外甥拉扯进来;不要试图在公家食堂里再给自家支个小灶。不仅自己不贪不占,也要求家属、子女严格自律。公事私事,了了分明;楚河汉界,绝不越位。
树立好家风,也需要配偶子女亲戚支持帮助、悉心维护。懂是非、明大局的配偶子女,应该奉公守法,诚实守信,不做非分之想,不干非分之事。这才是对家人的支持和真爱。
手中权力越大,越要清醒自律,尤其要教育、约束自己的配偶子女。“修齐治平”,确是老生常谈,但不由得不信。一名领导干部连自己的配偶子女都管不好,何以服人治事?(来源:《人民网》)